江苏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2019年度)
一、近岸海域
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78个国控水质监测点位中,达到或优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9.7%,三类面积比例为8.3%,四类面积比例为1.2%,劣四类面积比例为0.8%。与2018年同比,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上升41.2个百分点,劣四类面积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面积类别比例
二、主要入海河流
2019年26个入海河流国考断面中,年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比例为46.2%,Ⅳ类、Ⅴ类、劣Ⅴ类断面比例分别为46.2%、3.8%、3.8%。与2018年相比,优Ⅲ类断面比例上升23.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降低23.1个百分点。
2019年江苏省主要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江苏省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监测断面分布
三、海水浴场
2019年7月~9月,对连云港市连岛海滨浴场和连云港苏马湾海水浴场开展了环境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连岛海滨浴场和苏马湾海水浴场质量等级均在二类及以上,水质为“优或良”,游泳适宜度为“适宜游泳或较适宜游泳”。与2018年同比,海水浴场水质为“优”的频次有所下降,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为粪大肠菌群,其次为水温和漂浮物。
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分级说明(满分为100):
健康指数≥80:等级为优,海水浴场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低;
80>健康指数≥60:等级为良,海水浴场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健康指数<60:等级为差,海水浴场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高。
|
四、海洋垃圾
2019年,选择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闸西海域、盐城市海水养殖示范园区外海域、连云港市连岛东海域作为海面漂浮垃圾监测区域,选择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闸西海滩、盐城市月亮湾海滩、连云港市连岛海滨浴场海滩作为海滩垃圾监测区域。监测区域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木制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橡胶、织物、玻璃、纸制品和陶瓷等。与海洋垃圾密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五、海洋生物
2019年,全省对管辖海域40个测点开展海洋水生生物监测,30个测点开展潮间带底栖生物监测。
浮游植物 共监测到161种,主要优势种为短角弯角藻和旋链角毛藻,平均生物密度为1969.98×104个/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02,多样性级别为“丰富”。
浮游动物 共监测到71种(不包含17种幼体),主要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平均生物密度为567.57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348.32毫克/立方米;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0,多样性级别为“较丰富”。
底栖生物 共监测到88种,主要优势种为菲律宾蛤仔和凸壳肌蛤,平均生物密度为868.60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91.75克/平方米;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68,多样性级别为“贫乏”。
潮间带底栖生物 共监测到67种,主要优势种为泥螺和光滑河篮蛤,平均生物密度为147.24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266.46克/平方米;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23,多样性级别为“一般”。
六、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
2019年,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海水水质点位中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的比例分别为42.9%、39.3%、14.3%、0、3.6%;与2018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一、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上升21.5个百分点,劣四类点位比例下降5.5个百分点。海洋沉积物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一类标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密度丰富,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资源丰富程度一般。
2019年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生物组成状况
|
浮游植物
|
中小型浮游动物
|
大型浮游动物
|
底栖生物
|
潮间带生物
|
种类
|
117
|
42
|
43
|
40
|
33
|
生物密度
|
4896.31×104
个/立方米
|
6233.8个/立方米
|
921.0
个/立方米
|
20.50
个/平方米
|
69.33个/平方米
|
生物量
|
-
|
-
|
292.89
毫克/立方米
|
3.66
克/平方米
|
147.59
克/平方米
|
多样性指数
|
3.19
|
2.30
|
2.53
|
0.67
|
1.42
|
优势种
|
短角弯角藻、旋链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劳氏角毛藻
|
小拟哲水蚤、纺锤水蚤、真刺唇角水蚤、肥胖三角溞、太平洋纺锤水蚤
|
真刺唇角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强壮箭虫
|
伶鼬榧螺
|
托氏䗉螺、泥螺、文蛤、长吻沙蚕、海豆芽
|